浙昆倾情献演“中国戏曲节2025” 载誉而归
发布日期:2025-08-26  浏览次数:31

八月香江,文华璀璨。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昆剧团)受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邀请,翩然亮相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匠心策划的“中国戏曲节2025”,将六百年水磨雅韵的幽兰芬芳,遍洒维港之滨。

8月14日至8月17日,浙昆为香港观众倾情呈献了昆剧《十五贯》《狮吼记》《经典折子戏专场》,并举办《昆剧旦角行当表演艺术》《昆剧生角行当表演艺术》《昆曲名剧传承示范》《从“传、世、盛、秀、万、代”六代昆剧人看浙江昆剧团发展》等讲座分享。

惊艳香江:《十五贯》经典万众倾心

8月15日晚,高山剧场新翼演艺厅华灯溢彩,浙昆率其扛鼎之作《十五贯》率先开场。剧场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亲临现场,与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副署长(文化)谭美儿女士等港府官员一同沉醉于古老昆腔的深邃魅力之中。台上,况钟明察秋毫,正气凛然;娄阿鼠狡黠百变,活灵活现。跌宕起伏的剧情,辅以演员们炉火纯青的演绎,令全场港岛观众屏息凝神,为之深深倾倒。

欢声笑语:《狮吼记》谐趣引满堂彩

8月16日晚,经典喜剧《狮吼记》在万众期待中粉墨登场。浙昆演员们以细腻传神的表演、婉转缠绵的唱腔、幽默诙谐的情节,将一段惧内故事演绎得妙趣横生,令人捧腹。台上水袖翩跹,眼波流转,一嗔一笑皆成文章;台下座无虚席,掌声雷动,喝彩与欢笑交织不息。香港观众对这份源自江南的古典幽默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共鸣,剧场之内,气氛热烈,满堂生辉,足见经典魅力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折子荟萃:经典传承风华万千

8月17日下午,浙昆经典折子戏专场如约而至。精心遴选的《南柯记·瑶台》《吟风阁·罢宴》《红梨记•亭会》《浣纱记·寄子》《雷峰塔·水斗》,或慷慨激昂,或缠绵悱恻,或载歌载舞,或意境悠远。演员们倾注心力,将昆曲唱、念、做、打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折终了,必有如潮掌声响起,更有不少资深戏迷击节赞叹,为演员的精湛技艺与昆曲艺术的博大精深所深深折服。专场演出如同一幅流动的昆曲艺术长卷,让香港观众在方寸舞台间,尽览这门古老艺术的万千风华,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传承有道:讲座解惑引求知若渴

艺术魅力不仅闪耀于舞台,亦延伸至讲台。8月14日,三场精品讲座率先启幕。浙昆“万”字辈演员胡娉,以其精湛技艺,细腻剖析昆曲旦角的千姿百态;浙昆“万”字辈演员曾杰则聚焦生角艺术,演绎刚柔并济的舞台魅力。昆团演员队队长、浙昆“万”字辈演员张侃侃,以《从“传、世、盛、秀、万、代”六代昆剧人看浙江昆剧团的发展》为题,展开了一幅流动的画卷,娓娓道尽浙昆血脉相承、薪火不息的传奇历程。讲座中鲍晨、田漾、胡娉、曾杰等联袂献演,《十五贯·测字》的机锋暗涌与《狮吼记·跪池》的妙趣诙谐,引得现场掌声雷动,满堂喝彩。

8月18日下午,在饶宗颐文化馆古雅隽永的演艺厅内,《昆曲名剧承传示范》讲座如期举行。浙昆青年演员吴心怡、王恒涛联袂分享,化妆师吴佳进行示范讲解。讲座深入浅出地解析昆曲艺术特色、传承要义,更辅以生动的示范表演,将幕后功夫与艺术思考倾囊相授。现场气氛专注而热烈,求知若渴的香港观众认真聆听,踊跃提问,互动频频。四场昆曲知识的分享,进一步加深了香港本地观众对昆曲艺术的理解与热爱,也为此次浙昆访港之旅增添了深厚的学术交流意涵。

浙昆此次香江之行,堪称一场艺术与心灵的双向奔赴。从《十五贯》《狮吼记》的薪火相传到折子戏专场的满堂喝彩,再到讲座现场的互动频频,无不印证着香港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对“百戏之祖”昆曲的由衷热爱。浙昆演员们以精湛的表演与传承担当,完美诠释了何为“代有才人出”。

曲终人未散,余韵绕香江。这场由康文署搭建桥梁、浙昆倾情演绎的文化盛事,不仅为香港的夏日增添了浓墨重彩的文化记忆,更在两地之间系紧了共同守护与传承中华文化瑰宝的情感纽带。

来源: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昆剧团)

  按分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