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原创音乐剧《不负青山》献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
发布日期:2025-08-19  浏览次数:66

8月18日,浙江湖州安吉县举办原创音乐剧《不负青山》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该剧以余村为原型,以从“石头经济”到“生态经济”的转型为叙事主线,通过音乐、舞蹈与多媒体等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生态文明实践,旨在以艺术形式向全国乃至世界传递生态文明实践、绿色发展经验。

/picture/-1/250819112009131485.jpeg

以小切口折射大时代:余村故事的艺术升华

发布会上,安吉县文联专职副主席丁盛表示,《不负青山》作为首部取材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的原创音乐剧,是“两山”理念提出20年的重大艺术献礼。该剧以安吉余村“矿山变青山”的真实变革为蓝本,通过“矿工家庭悲剧”“父女理念冲突”等情节,再现了余村关停矿山、发展竹林碳汇、吸引数字游民等关键转型节点,生动诠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

全国人大代表、余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结合亲身经历回忆道:“第一批农家乐因环境差失败时,村民曾偷偷抹泪,但正是这些‘难’,让今天的‘生态碗’端得更踏实。”

该剧作曲、音乐总监窦欣源透露,创作灵感源于其成长经历——作为与“两山”理念实践“同龄”的安吉人,他耗时7年采风,将本土民歌、童谣融入剧中,并邀请浙江传媒学院、浙江歌舞剧院专业团队参与创排。

该剧导演陈物华表示,这部剧是“以小切口诠释大主题”,大主题是思想性,小切口更多是艺术性、观赏性。剧中“十重山”叙事闭环的设计,既呈现转型阵痛,也通过村民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的转变,自然升华主题。

三重价值链:从舞台演出到文化IP的长效传播

安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罗福娣介绍了剧目的推广计划:短期以9月初湖州试演、10月安吉首演为核心,并推出专题报道;中期申报“五个一工程”奖并启动巡演;长期计划落地安吉融入景区开发沉浸式实景演出,打造“生态主题演出周”等文旅融合项目。

“我们不仅要让剧目成为文化地标,更要让它成为展示中国生态文明成果的‘常设窗口’。”罗福娣表示。

目前,该剧已公示入选湖州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多家媒体此前报道其创排过程时,称赞其“为生态文明国际传播提供了艺术范本”。

家庭自筹到多方合力:一部剧的七年坚守

发布会上,编剧窦国胜回顾创作历程:“最大的困难不是资金短缺,而是如何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坚持信念。”他表示,正式多方支持与配合才让家庭自筹的“情怀项目”升级为多方共建的文化工程。“这在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创作模式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全新范本。”

作曲、音乐总监窦欣源表示,剧中融入了安吉传统音乐元素,如以工业摇滚改编山歌号子表现“开矿时代”的撕裂感,用竹二胡演奏象征生态回归,“这些细节让理念之争变得可感可触”。

/picture/-1/250819112009485443.jpeg

《不负青山》目前已完成剧本、作曲、舞美及灯光设计、演员联排等,剧目还将同步推出多语种版本,助力国际传播。

“它不仅是安吉的文化名片,更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艺术答卷。”罗福娣说。随着舞台大幕将启,这场关于绿色发展的艺术叙事,正成为“两山”理念从实践到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

来源:安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按分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