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传人 通讯员 沈 杨
机械屏如帷幕徐徐拉开,音乐骤然响起,光影流转间,演员翩然登场。无需门票,市民、游客只需驻足抬头,便能邂逅一场交响乐、一段昆曲、一场先锋国乐实验剧……这里是位于浙江杭州湖滨商圈核心的西子廊桥“文艺赋美”盲盒音乐会。连日来,一场场以舞台艺术为核心,深度融入街区肌理、激活商圈活力的演出活动在此举行。
“西子廊桥是典型的‘城市灰空间’功能性连廊。这座空中舞台拥有近400平方米的U型LED裸眼3D屏幕与立体声效,可以通过机械开合屏幕转换为空中剧场,内部舞台空间与LED屏幕无缝融合。”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背景是西湖的山水画卷,脚下是繁华的市井烟火,观众是流动的市民、游客,西湖的美景、城市的烟火气与前沿的科技感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天然舞美。
西子廊桥“文艺赋美”盲盒音乐会采取不预告具体时间、只给主题词的盲盒形式,摒弃传统演出的既定性,带给观众不期而遇的期待感。为了适应开放式、流动性的观演环境,参与盲盒音乐会的戏剧演出高度凝练,以片段展示的形式呈现,昆曲《牡丹亭》细腻婉约、越剧《新龙门客栈》英气豪迈、音乐剧《赵氏孤儿》澎湃激荡……传统与现代、高雅与流行和谐搭配,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体验。
西子廊桥的火爆带来了显著的流量效应,“文艺赋美”盲盒音乐会活动带动了周边商场、餐饮、零售等行业的消费增长。近日,西子廊桥还推出了“西湖大咔秀”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可以通过上传照片获得在大屏上展示的机会。“我专程来湖滨和屏幕上的自己合影,看到我和朋友的影像出现在西湖边,这种体验太奇妙了。”市民陈女士仰头注视着屏幕,兴奋溢于言表。这一刻,她从看风景的人变成了风景的一部分。这种参与机制,让演出体验从观赏升级为共创,也让西湖的山水之美与人间烟火气实现了深度交融。
宋城千年雅韵翩跹而至,应愿加场的《藏海传》昆曲片段“长刀大弓”风声猎猎……备受喜爱的西子廊桥·“文艺赋美”盲盒音乐会还将以“中式奇幻”为主题重构戏曲之美。
“西子廊桥‘文艺赋美’盲盒音乐会,远不止于一场场街头演出。”浙江省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它是舞台艺术主动“破圈”、拥抱城市公共空间的先锋实验;是科技赋能下,艺术表达与呈现形式的革命性突破;更是文化深度融入街区肌理,有效激活商圈活力、提升城市美学品位的典范。它重新定义了舞台的边界,让西湖山水、市井烟火、前沿科技成为艺术的一部分;也重新定义了公共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美的熏陶,还在于其作为流量引擎和活力触媒,有效驱动文旅商融合,塑造更具魅力、更富年轻态的城市生活新场景,让艺术之美赋活城市之美、生活之美、商业之美,探索公共艺术服务新模式。
戏剧演出走入西子廊桥 浙江省文化馆供图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