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舞剧为何频频走红?
发布日期:2024-03-27   访问量:1046

      近年来,中国当代舞剧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文化符号,随着越来越多的现象级舞剧出现,口碑与票房均大赢,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其中以表现演绎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原创舞剧更是异军突起。春晚舞台也成为当下舞剧流行的“风向标”,舞剧《咏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民族舞剧《红楼梦》等多部舞剧片段都曾登上春晚舞台,部分舞剧在B站跨年晚会中超过3亿人次观看。《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肥唐瘦宋”系列在互联网刷屏,并伴随互联网短视频等现代传媒的推广成为大众传媒景观下备受追捧的“热门IP”。这些舞剧火爆“出圈”,直接带来线下演出的热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剧《咏春》、芭蕾舞剧《红楼梦》《白蛇传》、舞剧《曹雪芹》《训诫三则·聂隐娘》《西游》《五星出东方》等演出场次最多已达500场,最低也在30场左右。舞剧《诗忆东坡》等剧讨论热度持久,成为广受关注的文化事件。

  传统文化IP的舞剧为何会成为近年热度较高的文化事件?这些舞剧为何会走红“出圈”,由阳春白雪成为新的时尚文化密码,受到年轻人的热捧?探讨它们在创作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呈现方式、传统文化IP的符号提炼与时尚化表达,都对当代舞剧有着颇有深意的借鉴与探讨。

  改造与探索传统文化IP舞剧的“新形式主义”

  在近年火爆“出圈”、并在严肃文化与市场中一枝独秀的原创舞剧,首推韩真、周莉亚编创的系列舞剧。两人被称为当今舞坛的双子星,近年以《杜甫》《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咏春》等多部舞剧刷新了观众对于传统舞剧的认知。其中《只此青绿》《咏春》《杜甫》均是从“传统文化IP”中抽离出来的灵感、舞感以及他们对于传统的追认、假设和模拟。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之前的同名电影已家喻户晓,观众在观看舞剧的同时,有一个文化参照与依托。该舞剧的成功,在于找到了符合当下年轻人表述的方式,把革命“时尚化”,用舞蹈的形式演绎悲壮与离别,不仅找到了观看群体,也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与此相类似,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试图舞绘《千里江山图》。这部剧的灵感来自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在层峦叠嶂、青绿蜿蜒的画卷上,模拟出水流的声音、山风的流转、峭岩的陡立……事实上,这部用身体、色彩与舞美装置模拟出的宋代气象,令人荡气回肠,成为现象级舞剧作品。

  而今年春晚爆火的舞剧《咏春》,也同样有着强大的传统文化背景。武舞同源,如何以舞讲武、以舞绘武,《咏春》从武术中找到舞蹈,从舞蹈中区分出武术,重塑了武术与舞蹈的现代表达,这中间的尺度,《咏春》拿捏周到。

  在对于“传统文化IP”的改编与提炼中,往往面临着传统文化的再造与表达的界限问题。比如在反映宋代美学时,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找到“宋”的感觉。什么是宋代的舞蹈,哪个动作是,哪个不是,它是无形的。在舞剧《只此青绿》里,以宋代绘画中的内敛基调设计了“静待”“望月”“落云”“垂思”“独步”“险峰”“卧石”等一系列舞蹈动作造型,其中,“青绿腰”表达的就是“险峰”。《只此青绿》跳的是宋代的舞蹈吗?不是,它只是感觉很“宋代”的现代舞。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认为:“传统不在于形式,在于理解,它不是教条,要让它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传统是一刀两刃,可以是一个跳板,让你去到更大的世界,也可以把你绑死。”显然这部剧的编导没有“被绑死”,而是在深刻理解了这幅古画后,把这种感觉表达了出来。

  中华传统文化舞蹈的“超级符号化”现象

  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正在成为舞剧创作的富矿。改编传统典籍、非遗、文人诗章,发掘中华传统美学中的“超级符号”,正在成为当代舞剧的一个热潮。

  什么是舞蹈中的“超级符号”?“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如我们所熟知的可口可乐的标志性包装,但“超级符号”用在舞蹈的表达上,则是这个舞蹈经典的、关键的主题语汇。许多优秀的经典作品,整部作品可能就源于某一个关键舞蹈语汇,或者这个语汇本身就是这个舞蹈编创的中心与原则。

  比如杨丽萍创作表演的独舞《雀之灵》,其实就是一个“孔雀”后现代的“符号化”呈现;张继钢编创的《千手观音》,千手千面的语汇就是这个作品的“超级符号”。好的作品总是可以跨越时空,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通过一个舞蹈语汇就让一个作品为人所知,就是舞蹈的“关键动作”和“超级符号”的传播力与超级辨识度的力量。舞蹈作品的符号化倾向越大,它的辨识性就越强,传播就越广,就越会引人关注。青绿,是《千里江山图》最典型的视觉标识,编导将其设计为连接展卷人和王希孟之间的符号性角色,这个采用矿物颜料、能在幽暗环境发出光芒的存在,象征着东方美学。除了青绿的色彩标识外,另一个“超级符号”则是名画《千里江山图》。这部舞剧上演后,在网上挑战“青绿腰”也成为风潮,并成为新的舞蹈标识。这几个“超级符号”,成为了这部舞剧最大的辨识度。

  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表达,在当下以传统典籍、历史人物为主题或元素的艺术创作国风热潮中,古典名著这个“超级文化符号”的改编,也正在成为一个潮流。

  去年获得荷花奖的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其名著本身就是一个“超级符号”。舞剧《红楼梦》借鉴传统章回体小说体例,在叙事上采取传统章回体小说特色,“入府”“幻境”“含酸”“省亲”“游园”“葬花”“元宵”“丢玉”“冲喜”“团圆”“花葬”“归彼大荒”,12舞段各有题名、各自独立又可串联成篇。剧中的12金钗,着12种颜色,视觉形象深刻。据了解,这部舞剧已演出超100场。

  除了名著,中国古典诗词与诗人也是现代舞剧改编的一个热门题材。除了舞剧《杜甫》的复排上演,去年以苏东坡为主题的诗剧《诗忆东坡》,是近年表现宋代美学的第二部诗剧。苏东坡是中国传统士大夫文化中的代表,也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超级IP”。即便跨越千年,当代人也能从中找到共性和共鸣。总编导沈伟没有着眼于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一生来叙事,而是从苏东坡的3000多首诗词中提取15首,以他的诗词为灵魂和载体,试图传递他的精神境界,探寻中国文化深处的精神图景。

  在创作中,如何用舞蹈动作、视听语言来体现诗词?舞蹈是不是也可以产生和诗词同质的感官?这种感官可不可以比诗词还要强?沈伟认为创作《诗忆东坡》不是要回到900多年前的宋代,而是要用具有鲜明独特个性的国际化语言来表达与讲述。

  剧中,书画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背景到视觉核心,再到在时空节奏和抒情表意上都发挥了作用,无处不在。剧中用的14个篆刻都是苏东坡的字、号。苏东坡在每个阶段都会给自己起不同的名字,就像灵魂的一次次速写。《诗忆东坡》就希望使用这些不同时期的字、号来断代他的精神史,让观众觉得传统文化也可以很现代、很好看,把传统文化、当今文化、世界文化联结,把它们带去更大的舞台,是这部舞剧努力在做的事情。

  事实上,这部舞剧已走向世界,除了在国内演出了20多场外,今年3月,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演艺中心歌剧院和纽约林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演出了8场,引发巨大轰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说与神话故事也是一个经久流传的“超级文化IP”。去年上演的芭蕾舞剧《白蛇传》改编自四大民间爱情传说《白蛇传》,用舞蹈语言讲述了一个不落俗套的白蛇传奇。人、妖、佛,爱情仇、生离别、贪嗔痴……在这个剧中都被解构,进行了重新解读。这也是近年来第三部表现宋代美学的舞剧,芭蕾舞剧《白蛇传》尝试借鉴素描喜剧和偶剧的某些艺术手法,以悲剧喜做打造丰富的戏剧审美形态,探索芭蕾舞剧在轻喜剧类型创作上的舞台新表达。《白蛇传》自去年下半年8月首演后,演出也已超过50场。

  传统文化舞剧热潮的忧与思

  2024年,河南卫视推出了著名舞者杨丽萍的两部舞蹈作品:《龙舞》与《凤鸣朝阳》。《龙舞》源自青海非遗鲁沙尔高跷,也是杨丽萍创作的中华“生肖系列舞集”中的第四部,舞蹈展示了万人踩高跷的震撼场面,在河南卫视春晚一炮而红,网络点击量过亿。

  继实验性舞剧《十面埋伏》后,2021年牛年,杨丽萍创编了生肖影像舞蹈《春牛图》。《春牛图》在网络平台点播量超过4亿,开创了舞蹈界的“贺岁舞蹈”新概念。杨丽萍决定每年春节推出一部生肖系列舞蹈:2022年虎年,推出了《虎啸图》,2023年兔年,推出了第三部《玉兔与嫦娥》。她设想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属相集结成一个“生肖舞集”。杨丽萍的舞蹈之所以成为国家舞蹈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显示了中国文化在“反传统”焦虑中的寻根意识。这种对于原生态舞蹈方式的自觉与自信,需要强大的自信与辨识能力,而这种辨识从一开始就使她的舞蹈区别了出来。

  纵观近年来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当代舞剧,遵循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路,不断让深化内涵、创新手段成为普遍共识。用新的舞蹈语言讲述传统文化,找到与时代脉搏共振的频率,尤其是抓住年轻人的目光与焦点,让传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先锋的象征,均保持了较高的数量与流量,得到了巨量的关注与成功。

  但毋庸讳言,当下的传统文化舞剧创作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同类型题材的舞剧,在各地文旅机构的推动下,一拥而上,质量优劣不等,内容创意重复,缺乏突破,资源浪费较大;二是在对于非遗、历史遗址(文物)、古代典籍的重新表达上,复制化与表面化,导致了“演绎的同质化、空心化和传承的流水化”的现象,观众对于此类舞剧已审美疲劳;三是部分舞剧大量夹杂巨量的装置艺术、光电艺术,视觉上华丽与现代,却美得毫无灵魂,甚至将舞剧的核心舞蹈放在次要的位置,这种探索也正在偏离舞剧的根本。

  对于传统文化的当代舞剧化改造,仍然需要有对中华文化美学的现代观照,以及符合时代的表达方法,才可以使这一形式得到进一步发扬,也才可以使当代传统文化舞剧得到健康发展。


栏目:前沿


作者:蔡岩  来源:中国艺术报

 
 

 

 
  按分类浏览